小时候阅读《红楼梦》,除了贾宝玉、林黛玉之外,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王熙凤了。记得多年前与众多亲戚共度年夜饭观看春晚时,有人称赞宋祖英美得像妲妃,我却大声反驳:不对,像王熙凤!(或许宋的眼睛也有点斜视吧)可见王熙凤这个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周完成语文《优化设计》,其中的所谓“标准答案”引发了我的思考,因为其中对王熙凤的“评价”除了“精明能干”一句外,其余全是贬义。再看对宝玉、黛玉的“评价”却都是高度赞扬,甚至不惜将“男女平等”的理念牵扯进来——这完全是过于简单地将现代人的思想用于分析解读人物。我认为这样做既不科学也不合理,即使真的要赏析人物,为何不能从凤姐身上看到女强人的气魄和令人敬佩的领导才能呢?甚至,为何不能说凤姐就是一位先锋女权主义者呢?
归根结底,我们实际上是在用所谓的“现代”,实则带有封建思想的眼光来看待王熙凤。人们依旧从内心深处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女人只有一心“相夫教子”才是有才德的贤惠女子,才会受到广泛赞誉。用这种带有封建性的眼光来分析王熙凤,显然与分析宝玉、黛玉的立场自相矛盾,因此这样的分析毫无意义。
那么,为什么教材会这样编写呢?我猜想,这里有一定的政治因素。因为《红楼梦》被认为是描绘了贾、林二人的爱情悲剧,所以对这两人的爱情有“阻碍作用”的人物都被简单地归为反面人物,并受到“一棍子打死”式的批判。我觉得这是文学的悲哀。
文学可以反映政治,但如果被“政治化”以至于“平面化”,那就失去了它的价值。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形象最为丰满的人物之一。她身上集中了智慧、才干、谋略,也有着贪婪的人性弱点。正如世上没有完全的好人或坏人一样,“凤辣子”这个人物也不是平面化的。
王熙凤,贾府中的奇女子也。她的精明让我惊叹,她的才干让我敬佩,她的心狠手辣也让我心惊……这个八面玲珑的奇女子,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有着与众不同的地方。
这也就是这个形象成功的原因吧。曹雪芹的妙笔生花创造出了这个奇女子的魅力。王熙凤在今天也一直被人们谈论,在未来也还将继续被深入探讨,而并不会因为教参的所谓答案而失去她在红楼人物画廊中的独特光彩。
恳求九年级物理优化设计的答案
答案(1)
第一节功
一.1.W=FS;J;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 800;0 3. 200 4.人所做的功;小于等于 5.不省功;费距离;费力 6. 4:3;2 7.150J 8. 15 9. 3;30 10. 5;25 11.不会 12. 8
二.1.DC 2.D 3.C 4.A 5.D 6.B 7.B 8.D 9.B 10.A 11.A 12.C 13.C 14.B 15.D 16.AD 17.C 18.B 19.B 20.A 21.B 22.D
第二节机械效率
一.1.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η;η=有用功除以总功(自己写成分式,这打不出来)2. 300J;500J;200J 3. 600;480 4.不会 5.700J;100J;600J;14.3‰ 6. 3;12 7. 50;10 8. 6.4;1280;1280;0;12.8‰ 9.弹簧测力计;不能;水平;匀速;300;240J;不会 10.33‰;变小;变大 11.总功
二. D 2.B 3.A 4.B 5.D 6.C 7.C 8.A 9.C 10. B 11.B 12.D 13.C 14.A 15. B 16.D 17.B 18.C 19.C 20.D 21.D(不是答案啊,我自己写的,不一定对啊)
答案补充物体做功快慢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功率瓦 W千瓦 3:1 3:1甲乙 36000 100 5 5 12.5 32 80J 40J 40J 20 300 60不会 37.5 500 83 600 200 480 3:4 2:3 B C B C D A D C C B B D A C B B A B C剩下的没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