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的详尽信息如下:
地理位置揭阳市地图揭阳市位于东经115°36′——116°37′39″,北纬22°53′——23°46′27″。地域面积5240平方公里,主要河流有榕江水系。历史上是较早有记录的南迁汉人聚居地之一,两千多年前,秦人奉命修渠至揭阳领地,可能是最早迁入潮汕地区的人群。2008年,全市户籍总人口641.24万人,常住人口573.73万人。到1999年底,全市耕地面积(包括水田旱地)9.77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8.8%。
气候特征揭西县京明美景市境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全年无雪少霜,年平均气温21.4℃,年太阳辐射总量为每平方厘米115—156千卡,年平均降水量在1720—2100毫米之间,是全国光、热、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夏秋间常受强热带风暴袭击,有时因季风活动反常或寒潮侵袭,会出现冬春干旱或早春低温阴雨天气。
自然资源境内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全市河流总长1097.5公里,年均径流量62亿立方米。水力理论蕴藏量44.87万千瓦,其中可开发装机16.22万千瓦,约占理论蕴藏量的36.2%。矿产资源主要有锡、钨、铜、铁、金和甲长石、花岗石、稀土、瓷土等,珍稀动物有巨晰、穿山甲、果子狸等。名贵水产品有龙虾、青屿蟹、石斑鱼、鲍鱼等。
能源资源全市建成220千伏变电站5座、110千伏变电站31座、风能电厂2座,基本形成以220千伏输变电线路为骨干、110千伏线路为配套的供电网络。计划总投资400多亿元的惠来电厂1号机组顺利投产,2号机组即将投产,3、4号机组正在抓紧开展前期工作;计划投资100多亿美元的乌屿大型核电厂已完成关键性地震地质调查,进入项目初可研阶段;计划投资600多亿元的LNG接收站已成立合资公司,着手建设5个卫星站;500千伏榕江和220千伏紫峰、铁山等变电站工程正在抓紧建设。
历史沿革揭阳进贤门揭阳是粤东古邑,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见诸史载已有2200余年,得名于古五岭之一的揭阳岭,春秋战国时属百越地。秦始皇平定南越后,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设立揭阳戍守区,隶属南海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制揭阳县,管辖现潮汕、兴梅和闽南的龙溪、漳浦等地方。东晋成帝咸和六年(331年)揭阳拆为海阳、潮阳、海宁、绥安4县。以后几经复废,至宋绍兴十年(1140年),又设立揭阳县。新中国成立后,揭阳县先后隶属潮汕专区、粤东行政区、汕头专区、汕头市。1991年12月7日,国务院(国函[1991]84号文)批准撤销揭阳县建立揭阳市(地级)。揭阳市邮政编码:522000电话区号:0663车牌代号:粤V市树:榕树市花:莲花。
行政区划榕江西湖公园揭阳市现辖榕城区和揭东、惠来、揭西3县。并设立东山区管理委员会、揭阳经济开发试验区、华侨管理区和大南山华侨管理区,赋予部分县级管理职能。全市基层设置69个镇、10个乡、21个街道办事处,15个农场。全市行政区划简表:榕城区榕华办事处、新兴办事处、中山办事处、西马办事处、榕东办事处、仙桥办事处、梅云办事处 7办事处东山区(非建制)东升办事处、东阳办事处、东兴办事处、磐东镇 3办事处1镇揭阳经济开发试验区(非建制)溪南办事处、风美办事处、京岗办事处、渔湖镇 3办事处1镇揭东县曲溪街道办事处、云路镇、玉窖镇、登岗镇、炮台镇、地都镇、霖磐镇、白塔镇、龙尾镇、月城镇、桂岭镇、新亨镇、玉湖镇、锡场镇、埔田镇 15镇揭西县河婆镇、龙潭镇、南山镇、五经富镇、京溪园镇、花寨镇、塔头镇、东园镇、凤江镇、棉湖镇、金和镇、大溪镇、钱坑镇、坪上镇、五云镇、上砂镇、良田乡、西田乡、大洋乡、下砂乡 16镇4乡惠来县惠城镇、华湖镇、仙庵镇、靖海镇、周田镇、前詹镇、神泉镇、东陇镇、岐石镇、隆江镇、溪西镇、鳌江镇、东港镇、葵潭镇、南海乡、青山乡、河林乡 14镇3乡大南山华侨管理区(非建制)华侨管理区(非建制)另1992年-2010年初揭阳市代管的普宁市可参考普宁市条目。
交通指南揭阳母亲河——榕江揭阳是粤东、闽南和赣南的交通枢纽,水陆运输便捷。建市十多年来,交通设施建设发展迅猛。目前境内有国道206(烟汕线)、324(福昆线),省道1923(内隆线)、1929(葵和线)、1930(汕樟线)、1932(揭陆线)、1940(华五线)、1941(安前线)等公路干线,全市现有公路通车里程4397.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92.3公里),公路密度83.9公里/百平方公里,各县(市)通往各乡(镇)道路基本上实现水泥化。广梅汕铁路和深汕高速、揭普高速、梅揭高速、汕揭高速、潮揭高速等高速公路先后建成通车,揭惠高速正在加紧筹建,位于市境内揭东县炮台镇、总投资40多亿元的潮汕民用机场项目已正式启动,惠来电厂的建设和即将启用,将大大地促进揭阳投资环境的优化。内河通航里程长369公里,环绕市区流经汕头出海的榕江被誉为粤东“黄金水道”全长175公里,是广东省第二深水河,可通航5000吨海轮,直航香港和广州、湛江等地,拥有神泉、靖海、资深等优良港口。
经济概貌揭阳市区风光揭阳市练江和榕江流域历史上是粤东地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之一。对外通商历史悠久。早在唐代,榕江炮台口岸及神泉港、靖海港就与东南亚各国通航,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明清时代,手工业、商贸业较发达。民国初期,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输入,出现了简单机械加工的小五金制品行业、服装加工行业和棉纺业,抗日战争后期至解放前夕,揭阳经济处于瘫痪状态。1949年10月19日,县城榕城获得解放,从此揭阳各地开始了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而特别是建市以来,揭阳市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均取得长足的进步,这在榕城区和揭东县表现得特别突出!揭阳市被授予“中国玉都”的荣誉称号。初步核算,2008年全市GDP(生产总值)725.03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6.0%;人均GDP12679元,增长14.9%.第一产业增加值93.31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406.06亿元,增长20.9%;第三产业增加值225.66亿元,增长12.0%.三次产业结构演变为12.9:56.0:31.1。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78.94亿元,增长2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4.73亿元,增长36.7%。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5.79亿元,增长32.0%。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5.29亿元,增长27.0%。全年进出口总额24.62亿美元,增长18.0%.其中,出口20.98亿美元,增长18.6%;进口3.65亿美元,增长14.8%。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37亿元,增长19.1%。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578.75万人次,增长18.1%,其中,入揭游248.5万人次,增长25.5%.旅游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160.95万人次,增长12.5%,其中,接待境外游客4.08万人次,增长9.3%.全年旅游总收入21.43亿元,增长19.2%.国际旅游(外汇)收入862.37万美元,增长15.9%.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641.24万人,比年初增加6.46万人。年末常住人口573.7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60.24万人,占总人口的45.36%;农村人口313.49万人,占总人口的54.64%.全年出生人口9.17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1.33‰;死亡人口3.19万人,人口死亡率为5.06‰;自然增长率为6.28‰,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6。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926元,增长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7元,增长9.4%。
地理位置揭阳市地图揭阳市位于东经115°36′——116°37′39″,北纬22°53′——23°46′27″。陆地面积5240平方公里,内陆江河主要有榕江水系。是古代史中较早有记载的南迁汉人聚居地之一,两千多年前为一收百越而以史氏族人为主奉命修渠达揭阳领的秦人或许是比较早迁入潮汕的。2008年全市户籍总人口641.24万人,常住人口573.73万人。至1999年底,全市耕地面积(包括水田旱地)9.77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8.8%。 [编辑本段]气候特征揭西县京明美景市境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终年无雪少霜,年平均气温21.4℃,年太阳辐射总量为每平方厘米115—156千卡,年平均降水量在1720—2100毫米之间,是全国光、热、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夏秋间常受强热带风暴袭击,有时因季风活动反常或寒潮侵袭,会出现冬春干旱或早春低温阴雨天气。 [编辑本段]自然资源境内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全市河流总长1097.5公里,年均径流量62亿立方米。水力理论蕴藏量44.87万千瓦,其中可开发装机16.22万千瓦,约占理论蕴藏量的36.2%。矿产资源主要有锡、钨、铜、铁、金和甲长石、花岗石、稀土、瓷土等,珍稀动物有巨晰、穿山甲、果子狸等。名贵水产品有龙虾、青屿蟹、石斑鱼、鲍鱼等。 [编辑本段]能源资源全市建成220千伏变电站5座、110千伏变电站31座、风能电厂2座,基本形成以220千伏输变电线路为骨干、110千伏线路为配套的供电网络。计划总投资400多亿元的惠来电厂1号机组顺利投产,2号机组即将投产,3、4号机组正在抓紧开展前期工作;计划投资100多亿美元的乌屿大型核电厂已完成关键性地震地质调查,进入项目初可研阶段;计划投资600多亿元的LNG接收站已成立合资公司,着手建设5个卫星站;500千伏榕江和220千伏紫峰、铁山等变电站工程正在抓紧建设。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揭阳进贤门揭阳是粤东古邑,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见诸史载已有2200余年,得名于古五岭之一的揭阳岭,春秋战国时属百越地。秦始皇平定南越后,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设立揭阳戍守区,隶属南海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制揭阳县,管辖现潮汕、兴梅和闽南的龙溪、漳浦等地方。东晋成帝咸和六年(331年)揭阳拆为海阳、潮阳、海宁、绥安4县。以后几经复废,至宋绍兴十年(1140年),又设立揭阳县。新中国成立后,揭阳县先后隶属潮汕专区、粤东行政区、汕头专区、汕头市。1991年12月7日,国务院(国函[1991]84号文)批准撤销揭阳县建立揭阳市(地级)。揭阳市邮政编码:522000电话区号:0663车牌代号:粤V市树:榕树市花:莲花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榕江西湖公园揭阳市现辖榕城区和揭东、惠来、揭西3县。并设立东山区管理委员会、揭阳经济开发试验区、华侨管理区和大南山华侨管理区,赋予部分县级管理职能。全市基层设置69个镇、10个乡、21个街道办事处,15个农场。全市行政区划简表:榕城区榕华办事处、新兴办事处、中山办事处、西马办事处、榕东办事处、仙桥办事处、梅云办事处 7办事处东山区(非建制)东升办事处、东阳办事处、东兴办事处、磐东镇 3办事处1镇揭阳经济开发试验区(非建制)溪南办事处、风美办事处、京岗办事处、渔湖镇 3办事处1镇揭东县曲溪街道办事处、云路镇、玉窖镇、登岗镇、炮台镇、地都镇、霖磐镇、白塔镇、龙尾镇、月城镇、桂岭镇、新亨镇、玉湖镇、锡场镇、埔田镇 15镇揭西县河婆镇、龙潭镇、南山镇、五经富镇、京溪园镇、花寨镇、塔头镇、东园镇、凤江镇、棉湖镇、金和镇、大溪镇、钱坑镇、坪上镇、五云镇、上砂镇、良田乡、西田乡、大洋乡、下砂乡 16镇4乡惠来县惠城镇、华湖镇、仙庵镇、靖海镇、周田镇、前詹镇、神泉镇、东陇镇、岐石镇、隆江镇、溪西镇、鳌江镇、东港镇、葵潭镇、南海乡、青山乡、河林乡 14镇3乡大南山华侨管理区(非建制)华侨管理区(非建制)另1992年-2010年初揭阳市代管的普宁市可参考普宁市条目。 [编辑本段]交通指南揭阳母亲河——榕江揭阳是粤东、闽南和赣南的交通枢纽,水陆运输便利。建市十多年来,交通设施建设发展迅速。目前境内有国道206(烟汕线)、324(福昆线),省道1923(内隆线)、1929(葵和线)、1930(汕樟线)、1932(揭陆线)、1940(华五线)、1941(安前线)等公路干线,全市现有公路通车里程4397.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92.3公里),公路密度83.9公里/百平方公里,各县(市)通往各乡(镇)道路基本上实现水泥化。广梅汕铁路和深汕高速、揭普高速、梅揭高速、汕揭高速、潮揭高速等高速公路先后建成通车,揭惠高速正在加紧筹建,位于市境内揭东县炮台镇、总投资40多亿元的潮汕民用机场项目已正式启动,惠来电厂的建设和即将启用,将大大地促进揭阳投资环境的优化。内河通航里程长369公里,环绕市区流经汕头出海的榕江被誉为粤东“黄金水道”全长175公里,是广东省第二深水河,可通航5000吨海轮,直航香港和广州、湛江等地,拥有神泉、靖海、资深等优良港口。 [编辑本段]经济概貌揭阳市区风光揭阳市练江和榕江流域历史上是粤东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对外通商历史悠久。早在唐代,榕江炮台口岸及神泉港、靖海港就与东南亚各国通航,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明清时代,手工业、商贸业较发达。民国初期,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输入,出现了简单机械加工的小五金制品行业、服装加工行业和棉纺业,抗日战争后期至解放前夕,揭阳经济处于瘫痪状态。1949年10月19日,县城榕城获得解放,从此揭阳各地开始了繁荣昌盛、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而特别是建市以来,揭阳市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均取得长足的进步,这在榕城区和揭东县表现得特别突出!揭阳市被授予“中国玉都”的荣誉称号。初步核算,2008年全市GDP(生产总值)725.03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6.0%;人均GDP12679元,增长14.9%.第一产业增加值93.31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406.06亿元,增长20.9%;第三产业增加值225.66亿元,增长12.0%.三次产业结构演变为12.9:56.0:31.1。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78.94亿元,增长2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4.73亿元,增长36.7%。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5.79亿元,增长32.0%。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5.29亿元,增长27.0%。全年进出口总额24.62亿美元,增长18.0%.其中,出口20.98亿美元,增长18.6%;进口3.65亿美元,增长14.8%。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37亿元,增长19.1%。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578.75万人次,增长18.1%,其中,入揭游248.5万人次,增长25.5%.旅游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160.95万人次,增长12.5%,其中,接待境外游客4.08万人次,增长9.3%.全年旅游总收入21.43亿元,增长19.2%.国际旅游(外汇)收入862.37万美元,增长15.9%.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641.24万人,比年初增加6.46万人。年末常住人口573.7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60.24万人,占总人口的45.36%;农村人口313.49万人,占总人口的54.64%.全年出生人口9.17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1.33‰;死亡人口3.19万人,人口死亡率为5.06‰;自然增长率为6.28‰,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6。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926元,增长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7元,增长9.4%。 [编辑本段]投资环境一、市区新城区惠来县大庚园市区新城区位于市区莲花大道以东的渔湖半岛,粤东“黄金水道”之称的榕江南北河交汇盘绕,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水陆交通便捷,区域内道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特别是引资30亿元建设市区城市设防综合工程及配套市政设施正在加紧推广,揭阳文化中心、环岛堤围29公里“金腰带”五千年中华历史文化景观长廊、市区污水处理厂等重大项目计划2008年9月底前完成,新城区的投资环境将进一步优化。目前,新城区规划占地面积50平方公里,计划引资200亿美元,按照“打造精品城区、建设山水城市”的思路开发建设,力争成为潮汕北部都市圈的重要战略地区,成为极具活力和广阔前景的现代新兴城市。二、空港经济区地处潮汕三市“金三角”的揭东县登岗镇、炮台镇、地都镇三镇交界,东邻汕头市,北接潮州市,西靠揭阳市区,延伸区包括曲溪、玉窖、云路等镇(街),占地面积190平方公里,可开发土地60平方公里。初步计划设置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保税区、物流仓储和商业服务5个功能区。三、大南海(国际)石化综合工业园位于惠来县东南端近海区域,规划占地面积72平方公里,是汕潮揭石化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列入广东省“十一五”重点发展的石化基地。该区具备水陆交通便利、港口条件优越、水电供应充足等三大投资优势,规划港口仓储区、核心石化发展区、中心公园、服务中心、精细化工区和远景工业发展区等功能区。四、揭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揭东县与揭西县交界处,以卅领国营农场为中心,距揭阳市区约18公里,距揭普高速公路出入口约14公里,距国道206线约19公里,总面积约66。7平方公里。整个开发区域均为未开发利用的丘陵山地,土地资源丰富;周边有龙颈水库电厂、大北山水库电厂以及供水能力10万吨/日的自来水厂,水电资源十分丰富。该区将重点发展机械制造、IT硬件、生物制药、不锈钢、新材料及节能与环保产业。五、揭阳大南山工业区位于大南山华侨管理区,占地面积6.2平方公里。具有四方面投资优势; 1、水陆交通便捷。距国道324线3公里,深汕高速公路隆江出入口6公里、揭普惠高速公路葵潭出入口10公里,距甲子港15公里。 2、生态环境
那个揭阳地区中考最高分是多少
揭阳市2023年度的中考最高分设定为870分,比之前提高了6分。
具体来说,各科目的分数设置如下: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基础学科每门科目满分是120分;道德与法治、地理、生物这三门自然科学每门科目均为60分;历史、化学科目每门科目满分分别为80分;物理科目满分是100分。
这一新的评分制度旨在更全面、科学地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语文、数学、英语作为基础学科,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极为关键,每门科目都设定了120分的满分,以充分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水平。同时,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等科目的设置,旨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其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调整后的中考最高分从864分提升到870分,虽然看起来变化不大,但实际上是对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的优化和完善。这一变化反映了教育部门对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成长的重视,以及对教育公平性的追求。
总的来说,揭阳市2023年的中考评分标准不仅凸显了对学生基础学科知识的重视,还强调了对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评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公平的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