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商运营岗位的认知就是:要组织一个人的自建团队,从设计初期开始做设计、前端和后端的设计、服务。一个人只是完成一个岗位的目标,而没有能力调整岗位,只会造成一个群体的淘汰。能力是人的基本能力,但知识如何成为人的基本能力?知识就是学习的平台,每个人在专业方向、职业方向、知识结构都有差异,这个周期应该持续到一个阶段。
随着各种运营工具(wetool,activation,各大运营工具包)、数据分析工具和工具上出现的产品功能,以及这些产品功能可以调用的场景来支撑对于用户/商家等业务的服务,我们称之为“化繁为简”,就是通过工具来承载一切的应用,如果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独立的产品能力来支持这个产品要会提,连界面,交互,功能这个能力都没有。
关于“产品人”的定义上,我已经讲过很多次了,但你会发现各个产品特性、业务模式,以及模式营销等都有很大不同,而且这不是我们所想拥有的,关系到很大的问题。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们要在这个过程中衍生出新的角色。
2. 角色的变换,支撑我们的战略目标和资源配置
在体系中运营人员给企业设定的角色,是一种战略目标,也是一种资源配置。
这个功能,就是我们的产品希望用户去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我们期望的运营系统相匹配的产品之间的运营模型。
通过对我们的目标受众,分析,消费者行为和社区的搭建,以及未来转化价值的达成,我们可以清晰的感知运营应该做什么,或者说构建出运营体系如何引导用户去产生行为和价值。
举例我们为了培养一个核心中高粘性的忠实用户和活跃用户,提出了这样的设计:
最主要的是用户调研组,其他的互动组都不建议介入(产品没有特别主流的功能,用户也没有特别强烈的目标)。
运营体系本身是一个体系,关注的核心是,用户研究和分析-建立用户需求-进一步掌握用户运营的逻辑,去把用户分为五个阶段,而这每个阶段可以说是重点。
而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又开始了定义各环节环节和指标的定义。
其实,定义清晰之后,就能够清晰地知道这样要做的运营动作是什么了,接下来我们会根据各环节的指标来设计相应的运营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