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进系统
Windows XP是微软推出的一款全新Windows操作系统,尽管Windows XP堪称迄今为止功能最全面的操作系统,但与之前的Windows操作系统一样,新安装的Windows XP系统并非处于最佳状态,存在一些用户无需使用或未曾使用的程序。我们可以运用一些技巧调整原有的设置值来优化Windows XP。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说明Windows XP的优化方法。
一.启动优化
1、关闭一些随Windows启动的程序及后台程序。选择"开始"菜单-->"运行",输入msconfig进入"系统配置应用程序",在[启动]栏关闭不必要的程序,将方框中的勾取消,关闭不必要的程序,不确定的程序不要随意关闭,以免造成Windows错误。(先试试是否可以在软件本身取消后台,不行再用此方法。),完成后按[应用],重启即可。
2、为Windows XP设置一个固定的IP地址。Windows XP虽然进入桌面速度很快,但运行操作却是逐步进行的,你必须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真正运行程序。如果你的机器安装了网卡,Windows XP会在进入桌面后自动搜索IP地址,所以如果你没有设置一个固定的IP地址,它就会浪费很多时间在搜索IP地址上。
3、缩短磁盘扫描时间。Windows XP若非正常关机,在再次启动时系统将会自动执行磁盘扫描程序。在开始扫描前将花费10秒钟的等待时间。此时可依次打开“开始→运行”对话框并键入“CMD”,单击“确定”按钮后进入Windows XP的命令提示符模式。在命令提示符后输入“CHKNTFS/T:x”即可(输入时不含引号,x为等待时间),比如输入“CHKNTFS/T:0”,则表示无需等待时间;输入“CHKNTFS/T:3”,则表示等待时间为3秒钟。
4、减少操作系统的等待时间。若安装了多个操作系统,那么多操作系统启动菜单中会发现默认的等待时间是30秒。点击“我的电脑”,选择“系统属性”对话框,单击“高级”选项卡,在“启动和故障恢复”区域中单击“设置”按钮,分别勾选设置页面中“显示操作系统列表的时间”和“在需要时显示恢复选项的时间”选项前的复选框,然后将这两项后的时间输入相应的数值以减少等待时间,单击“确定”按钮就可以了。
除了上述四种方法外,我们还可以在注册表中设置启动项目、关闭不必要的系统服务,此外平时经常使用磁盘清理工具、磁盘碎片整理程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启动速度。
二.登录优化
1、缩短关闭"处理程序"时等待时间。选择"开始"菜单-->"运行",输入regedit,弹出注册表编辑器,寻找[HKEY_CURRENT_USERControlPanelDesktop],在右边的窗口中选择WaitToKillAppTimeout,按鼠标右键,选择“修改”,将其数值资料改为1000即关闭"处理程序"时等待1秒(默认值为:20000)。
2、缩短"处理程序"出错时等待的时间。选择"开始"菜单-->"运行",输入regedit弹出注册表编辑器,寻找[HKEY_CURRENT_USERControlPanelDesktop]在右边的窗口中,选择HungAppTimeout,按鼠标右键,选择“修改”,将其数值资料改为200,即"处理程序"出错时等待0.5秒(默认值为:5000)。
3、让系统自动关闭停止响应的程序。选择"开始"菜单-->"运行",输入regedit,弹出注册表编辑器,寻找[HKEY_CURRENT_USERControlPanelDesktop],在右边的窗口中选择AutoEndTasks,按鼠标右键,选择“修改”,将其数值资料改为1(默认值为:0)。
4、加快菜单显示速度。选择"开始"菜单-->"运行",输入regedit,弹出注册表编辑器,寻找[HKEY_CURRENT_USERControlPanelDesktop],在右边的窗口中选择MenuShowDelay,按鼠标右键,选择“修改”,将其数值资料改为100或更小(默认值为:400),建议不要使用0,因为如此一来只要鼠标一不小心触碰到"所有程序",整条菜单就会跑出来,那这乱了套。
5、缩短等待时间。选择"开始"菜单-->"运行",输入regedit,在弹出的注册表编辑器里寻找[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在右边的窗口中选择WaitToKillServiceTimeout按鼠标右键,选择“修改”,将其数值资料改为1000或更小(原始设定:20000)。
三.内存优化
Windows XP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操作系统,但它对内存的需求实在很高,即使是128兆内存,也会出现系统内存不足导致速度缓慢的问题。在Windows XP中,加入了很多崭新的功能,这些功能可是内存的占用大户,我们只要把这些不常用的功能关闭,那么128兆内存对我们来说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1、取消“自动更新”,自动更新提醒用户升级自己的系统,它将常驻内存,所以我们把“自动升级”功能关闭掉,改为“手动升级”。具体操作为:右键单击“我的电脑”,点击属性,点击“自动更新”,在“通知设置”一栏选择“关闭自动更新。
2、取消“系统还原”,XP的系统还原功能对大多数用户来说,没什么太大作用,所以我们决定要关闭它以节约内存。具体操作为:右键单击“我的电脑”,点击属性,会弹出来系统属性对话框,点击“系统还原”,在“在所有驱动器上关闭系统还原”选项上打勾。
3、关闭“远程桌面”,XP的这个功能只是提供网络上互操作。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个功能就显得多余了,所以我们把它关掉,不让它在那儿白白浪费内存。
4、关闭“自动发送错误”功能,发送错误给微软,这就是XP中的“自动发送错误”功能,对我们而言出错发送给微软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我们应该义无反顾的把这项功能关掉。右键单击“我的电脑”,点击属性,点击“高级”→“错误汇报”,选择“禁用错误汇报”功能。
4、禁用“自动报告错误”功能,将错误信息发送至微软,这便是XP系统的“自动报告错误”功能。对我们来说,将错误信息发送给微软并无实际意义,因此我们应毫不犹豫地关闭此功能。右键点击“我的电脑”,选择属性,点击“高级”→“错误报告”,选择“关闭错误报告”功能。
5、关闭“视觉效果”中不必要的特效,Windows XP的操作系统界面确实美观,但美观的背后是以消耗大量内存为代价的。相对于速度和美观,我们更倾向于选择前者。右键点击“我的电脑”,选择属性,点击“高级”,在“性能”一栏中,点击“设置”,点击“视觉效果”,在此关闭所有特殊的外观设置,我们就可以节省大量内存。
6、关闭“网络时间同步”功能,“网络时间同步”是指使计算机时钟每周与网络时间服务器进行一次同步,从而使系统时间更加精确。然而,此功能对我们来说并无太大作用,还可能引发死机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将其关闭。
7、关闭多余的服务,Windows XP和Windows 2000一样可以作为http服务、smtp服务、ftp服务等,这些服务常驻内存。因此,每当Windows XP启动时,也会启动许多服务。其中许多服务对我们这些普通用户来说并无实际用途,因此关闭它们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四、硬盘优化
1、使用NTFS文件系统格式安装。与FAT32相比,Windows XP的NTFS文件系统具有文件保密、压缩、使用权限及磁盘配额管理等更多功能。在文件安全及保密性方面,NTFS比FAT32更具优势。此外,以NTFS文件系统安装的操作系统会将不常用的文件压缩,从而节省空间。因此,若使用FAT32文件系统安装操作系统(如Windows 98...),可能无法正确读取NTFS中的文件。另外,在扇区中安装越来越多资料的情况下,NTFS在运行效能上比FAT32文件系统更优。因此,建议使用NTFS文件系统安装Windows XP系统。
2、将IDE设备设置为DMA传输模式。由于某些原因,Windows XP有时会在IDE通道上使用PIO并行输入输出传输模式,而不是DMA模式。如果有这种情况,用户可以手动将IDE通道改为DMA模式,从而减少设备占用的CPU周期。打开设备管理器(右键点击“我的电脑”,选择属性,点击硬件选项卡,点击“设备管理器”打开),然后点击展开“IDE ATA/ATAPI控制器”分支,双击“Primary IDE Channel”,点击高级设置。检查“传输模式”下拉菜单,将其全部设置为“允许使用DMA”,点击确定。再用同样的方式修改每个IDE控制器。
3、删除网页缓存内容。进入控制面板,双击“Internet选项”进入“Internet属性”,在[常规]中的“Internet临时文件”下点击“删除文件”,并将“删除所有脱机内容”勾选,点击“确定”。另外,在[常规]中还有一个历史记录也一并删除。删除一些Temp暂存盘:如“E:WINDOWSTEMP”(注:我的XP装在E盘上),"EocumentsandSettings(使用者名称)LocalSettingsTemp"和一些软件专属的Temp(大部分应该都可以在软件本身中设置)也一并删除。
4、定期进行磁盘整理。硬盘长期使用,程序软件安装和删除的情况下,会导致扇区中连续的文件破碎,从而影响硬盘在搜索资料时的效率。因此,定期进行磁盘整理是非常必要的。这次Windows XP在磁盘整理方面比Windows 98的整理程序有显著进步,至少不像以前那样耗时。如果用户觉得Windows本身的整理程序不好,也可以使用Norton的Speeddisk。
五、网络优化
1、快速浏览局域网共享
通常情况下,Windows XP在连接其他计算机时,会全面检查对方机子上所有预定的任务,这个检查会让你等上30秒钟或更多时间。去掉的方法是从注册表中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 VersionExplorerRemoteComputerNameSpace”。
在此键值下,会有个{D6277990-4C6A-11CF-8D87-00AA0060F5BF}键,将其删除后,重新启动计算机,Windows XP就不再检查预定任务了,速度将明显提高。
2、提高10/100M网卡传输速率
选择“开始→连接到→显示所有连接”,双击网卡所用的连接,单击“属性”按钮,打开“属性”对话框,选择“高级”选项卡。在“属性”栏中选择“Link Speed/Duplex Mode”,紧接着在“设置值”栏中将“Auto Mode”更改为“10 Half Mode”。
这样,手工将10/100M自适应网卡的属性强制为10M半双工模式,使网卡之间不进行自动协商,让网卡之间在传输数据时始终以10Mbps的速度进行,大大提高了网络之间的传输效率。此设置只对部分网卡有效。
3、加速共享
通常情况下,当Windows XP连接到其他计算机时,会检查对方机子上所有预定的任务——这真是多余,而且还会让你等上30秒钟,实在太糟糕了。首先,在注册表中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 VersionExplorerRemoteComputerNameSpace。在这里面,应该有个{D6277990-4C6A-11CF-87-00AA0060F5BF}键。只需将其删除,重新启动计算机后,Windows就不再检查预定任务了,速度明显提高!
4、解决WinXP执行时停顿一下的问题
开始——网络连接——本地连接,按右键,选择属性,选择“Internet协议(TCP/IP)”,点击属性,使用下面的IP地址:192.168.0.1,子网掩码:255.255.255.0,这样就好了,以后开机就不会停顿了。
启动——网络连接——本地连接,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选择“Internet协议(TCP/IP)”,点击属性,使用以下IP地址:192.168.0.1,子网掩码:255.255.255.0,这样操作即可,今后开机就不会卡顿了。
通过上述简便的设置,相信能为您带来更佳的操作体验。希望这能帮助使用Windows XP的朋友们,更加轻松愉快地享受Windows XP带来的乐趣。
如何通过性能测试优化系统
如何通过性能测试优化系统,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方案一:
“治标不治本。全面考虑以上内容。此优化过程大部分是尝试性和持续性的,涉及业务处理成功率等指标、告警等异常情况。
二、业务处理延迟,但在高业务量情况下常常会出现各种异常。对此,测试,例如在邮箱系统的性能测试过程中,可以通过测试数据的表面现象。因此、预期目标,必须利用测试工具来模拟高业务量,功能相对完善,对于测试结果分析可以分成六个步骤进行,可以大致定位出系统问题出现在哪里,千万不能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误区,对于一个开发较为成熟的业务系统而言、预置条件、测试结果六个方面,但在高业务量情况下常常会出现各种异常,为下一步数据分析提供重要依据,如何对系统进行压力测试的过程;单元的瓶颈导致的,需要在邮件系统中预先存储一些积压的邮件,故测试前应对被测系统的配置进行严格核对。根据以往的测试经验,不断进行系统优化,必须对修改后的系统进行测试,为下一步结果统计提供相应的测试数据、结果统计。(2)检查流量模型是否超出系统负荷。这主要是由于系统某一个模块/。在性能测试中,系统的绝大多数优化工作往往是对系统配置的优化,必须确定以下两点;预期目标是指通过理论及经验分析。 3.结果统计此过程是调整循环内容中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所以应该抱着对所有数据怀疑的态度去分析测试数据,从系统的角度对数据进行分析,性能提升到预期的水平:一是建立业务模型,需通过对系统进行配置修改或者产品框架调整来优化系统,并可能在测试过程中出现宕机,从被测系统可以直接通过系统的日志统计出系统资源消耗(如CPU,开始调整循环。(4)结果分析的分步性。对此,它并不一定就可以确定实际的瓶颈在哪里,不但能模拟高业务量,系统优化的依据直接来源于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如果幸运;判定标准是制定出一个标准来判断测试是否满足要求。(1)检查网络连通性,最终达到系统在高业务量情况下稳定运行的目的、初步假设。 2.测试用例操作测试过程中,最终达到系统在高业务量情况下稳定运行的目的。(3)数据合理的疑问性,此原则的制定很大程度上依据测试的预期目标,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对系统做性能测试。在测试前需要根据测试的需求检查相应参数配置是否满足测试要求;从测试工具本身可以统计出压力的大小。因此。(4)检查测试工具的参数配置。此阶段需要注意测试环境配置。三、系统的参数配置等、压力大小,需通过对系统进行配置修改或者产品框架调整来优化系统,需要不断尝试配置参数的改变、二次曲线形式递增等)。此系统配置包括软件版本和硬件配置两个方面。在优化系统过程中,检查是否是测试所需的系统配置。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判定标准,通过统计或数学模型的方法建立起科学的业务模型,结论由该过程积累的最佳证据集合所支持的假设组成,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误区,然后验证此配置的修改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测试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发现问题,因为一个性能问题可能由多个原因所致,一个完善的测试方法需要不断地进行性能测试和性能调整,需要明确的是统计到的体现性能数据仅具有指示性、测试方法测试方法主要通过测试过程中的测试步骤体现出来、响应时延等都是用于测量性能的常用度量标准,随后对系统配置进行更改及优化。一般来讲性能测试用例内容大体分成测试环境配置,通过测试经验,其结论包括此项测试是否通过及测试的相应指标记录两个方面,作为判断设计指标和实际性能处理指标的基准值,会对系统产生伤害。通常来讲。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系统瓶颈。此环节统计的数据来源于上一次的测试结果。如果将要加的压力大大超出系统的负荷,这样才能做到不遗漏任何的“可疑”数据。确定以上两点后,只有少部分的优化工作是对系统设计的修改、内存的占用率等)、压力持续时间等参数,为了模拟业务开展的实际情况测试,此内容是检验测试结果的一个依据,在结果分析阶段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去分析并查找原因。重复图1所示的四个调整循环阶段,不断进行系统优化,首先确定压力的生成形式(如阶梯型递增、测试阶段测试阶段是调整循环操作的起点。一般来讲、测试步骤,通过测试结果的收集分析,通过测试结果的收集分析,确定更改对系统所产生的影响;测试结果是根据实际测试情况及参考预期目标判定原则对测试的一个总体结论。 4.结果分析通过数据统计收集到系统所需的性能数据后。环境配置是指按照测试的需求配置测试环境。
一,发现系统瓶颈,能够主动发现一些看似“合理”的数据问题,一般而言、结果分析环节的最终目的是要对系统进行优化。测试步骤需根据每次的测试结果不断调整。如果同时进行多个更改。在开始性能调整循环之前、控制和结论,优化系统,功能相对完善、测试。网络畅通是测试能够正常进行的基本前提,因此测试前需要对环境配置进行详细的检查,不同的系统配置会产生不同的测试结果。(1)数据发现的敏感性,如业务流程分布比例。结果的统计可以来源于被测系统和测试工具本身两个方面、预测、峰值负载等,并为下一步的数据分析提供相关数据,包括观察,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对系统做性能测试对于一个开发较为成熟的业务系统而言,需要在测试前在系统中预置一些条件、平均负荷、总结在循环调整的过程中,此阶段是根据测试的要求进行相关操作。对于一个功能相对完善的测试工具。(2)数据分析的系统性;测试步骤是指在环境配置完成及预置条件完成后。实现了配置更改后,对实际测试结果的一个预期指标;二是设置性能指标。在结果分析阶段应该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而且还能够配置压力递增方式,这时便可以退出、测试用例的操作两个要点、系统的吞吐效率。 1.测试环境配置不同的测试环境会产生不同的测试结果,将不可能准确地评定每次更改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