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改进四种主要策略
流程改进基本策略:标杆对照法、DMAIC模型、ESIA分析法、ECRS分析法、SDCA循环。
标杆对照法(基准分析法),又称竞标超越、战略对照,是将本企业各项活动与该活动最优秀者进行对比,进而提出改进措施,以弥补自身不足。
DMAIC模型,是实施6sigma(6σ)的一套操作方法。DMAIC是6σ管理中最核心、最经典的管理模型,主要聚焦于现有流程的质量提升。所有6σ管理所涉及的专业统计工具与方法,都贯穿于每一个6σ质量改进项目的环节中。
ESIA分析法,所有企业的最终目标都应当是为了提高顾客在价值链上的价值分配。重新设计新的流程以替代原有流程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以新的结构方式为顾客提供这种价值的增加,及其价值增加的程度。具体到流程设计上,就是尽可能减少流程中的非增值活动,调整流程中的核心增值活动。其基本原则就是ESIA。
ECRS分析法,即取消(eliminate)、合并(combine)、重排(rearrange)、简化(simplify)。
SDCA循环,即标准化维持,即“标准、执行、检查、总结(调整)”模式,包括所有与改进过程相关的流程的更新(标准化),并使其平衡运行,然后检查过程,以确保其精确性,最后进行合理分析和调整,使过程满足愿望和要求。
流程改进的实施内容:
1、总体策划:首先要获得管理层的支持与委托,明确基本方向。要明确企业战略目标、内部需求和IT建设,确定流程改进目标和范围、项目组成员、项目预算和计划。
2、优化项目启动:召开项目启动大会,进行全员动员,宣传造势,并进行内部流程改进理念培训。
3、流程描述及诊断分析:通过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及客户满意度调查,了解流程现状,描述与分析现有流程,通过问题归纳,得出诊断报告。
4、流程改进设计:建立目标,确认关键流程,明确改进方向及流程改进设计,配套辅助信息初步形成,确定优化方案。
5、配套方案设计:配套辅助信息的收集与整理,职能方案调整,配套方案设计。
6、实施:制定详细的优化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并完善配套方案。
7、项目评估:项目效果评估,总结成功得失经验,指导完善流程管理。
8、持续改进:观察流程运作状态,与预定优化目标比较分析,对不足之处进行修正改善,并使流程改进成为一种持续行为。
用友T3标准流程与改进流程的差异
一、T3标准流程与改进流程
标准流程:对销售发票进行管理,通过销售发票确认应收的企业适合选择标准流程。
改进流程:规模较小的企业,不对发票进行管理,可以选用改进流程。改进流程不支持外币业务。选用改进流程,销售出库单只能在销售生成。销售发票由系统自动生成,发票只能查看(金额来源于发货单上的金额,制单流程与标准流程一致),以发货单作为应帐的依据与收款单进行核销。
标准流程、改进流程在满足切换条件时可以进行切换。
二、业务流程选择:业务流程选项有“标准流程”和“改进流程”,流程可以随时调整,调整时系统会做出判断。
业务流程从改进流程调整为标准流程时,系统需要判断流程改进条件,判断后进行相应处理。注意:从改进流程调整为标准流程时,系统判断条件为发货单全部审核。
业务流程从标准流程调整为改进流程时,系统需要判断流程改进条件,判断后进行相应处理。
三、系统判断条件:
销售有无外币业务(此判断条件首先判断,不符合时不再检查其他条件)
先发货后开票时发货单是否全部出库
直接开票发货时发票是否全部出库
发货单是否全部开票
发票是否全部审核
销售出库单是否全部审核